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3年09月04日
初秋时节,走进于都县,一排排白玉兰香气四溢,一行行香樟枝繁叶茂,一棵棵榕树犹如巨型大伞……近年来,于都县积极参与、全面对接中国南方(赣州)重要生态屏障建设与绿色产业发展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加大“森林城乡、绿色通道”建设力度,通过植树造林、发展林下经济、主城区园林绿化,筑起绿色屏障、兴建绿色银行、打造绿色家园,致力把于都建设成为“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生态优良、宜业宜居”的美丽家园,加快实现绿色崛起。目前,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1.6%
近日,两名小朋友骑自行车从于都县沿江大道经过。
筑起绿色屏障
去年以来,于都县牢牢抓住赣南苏区振兴发展这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围绕“我国南方地区重要生态屏障”的战略定位,按照省委、省政府建设“森林城乡、绿色通道”,市委、市政府“发展生态产业、建设森林城乡”的总体部署,坚持“生态立县、绿色富民”的发展思路,扎实推进森林县城、森林乡村和通道沿线绿化提升工程建设,全面筑起绿色屏障。
在森林县城建设中,于都县以滨江湿地建设为龙头,投入资金5514万元,高标准打造滨江湿地公园,种植樟树、银杏、桂花、深山含笑等乔木及灌木2万余株,树种达44种。同时,对县城各出入口、城区主干道及工业园区同步推进绿化工程,全部种植胸径较大的全冠树。
于都县把森林乡村创建与新农村建设、和谐秀美乡村建设相结合,注重地方特色,结合群众喜好、地方风俗和长远效益,科学调配苗木。在进村出入口、公共休闲地栽种桂花和樟树等绿化苗木,在农民房前屋后、空闲地、自留地及住房院落栽种杨梅、枇杷、水蜜桃、棕树等经济果木林,发展庭院经济。今年,该县完成5个乡镇、70个村庄的绿化工作,创建了岭背、银坑、梓山等“森林乡镇”3个,创建了罗江前村、仙下石陂、贡江里泗、岭背金星、车溪优胜等“森林村庄”5个。
该县还以瑞赣高速公路为重点,将原先立地条件差、种植难度大的空白路段全部绿化到位,连点成线、连线成片、连片成林。今年,全县投入资金1100万元,重点绿化提升高速公路里程15.6公里,栽植全冠樟树3700余株;在省道于银线两侧种植樟树大苗、红叶石楠各658株,补植两年生桉树大苗7000余株;在省道于盘线补植两年生湿地松大苗9000余株。到目前为止,通道绿化新种苗木成活率达到90%。
今年,省下达该县造林绿化任务3.4万亩,其中山上造林2.86万亩,山下造林0.54万亩。到目前为止,全县完成造林绿化任务4.56万亩,其中山上造林3.89万亩,山下造林0.66万亩,分别占省计划任务的134%、136.1%、122.5%。
兴建绿色银行
眼下,正值油茶挂果季节,走进梓山镇智舜农林研究开发有限公司,漫山遍野的油茶树上挂满了累累果实。“这几年,党和政府对油茶产业相当重视,我们种植户的日子越来越有盼头了!”该公司经理张南昌满心喜悦地告诉笔者。
于都县以《若干意见》出台和被列为瑞(金)兴(国)于(都)经济振兴试验区为契机,牢牢把握新一轮扶贫开发等重大历史机遇,把油茶产业作为一项重大的造林绿化、生态富民产业来推进,积极招商引资,动员当地种植大户兴建绿色生态银行。该县专门出台了油茶产业发展相关扶持政策,启动实施了“十百千万”油茶产业工程,即从2012年开始,到“十二五”期末,重点打造10个万亩高产油茶示范基地,100个油茶专业村,扶持1000户种植大户,建成30万亩高产油茶示范区,到2016年实现年生产茶油1万吨、产值6亿元。
于都县围绕打造“中国油茶之乡”的目标,增设油茶产业发展办公室,专门负责油茶产业发展日常工作;对凡是在该县投资开发种植油茶的企业(农户),不论规模大小,做到“三优先一保障”(即优先办理林地流转手续、优先安排林木清理采伐指标、优先做好规划设计,保障享有政府的项目补助政策)。同时,该县坚持生态保护优先,严禁肆意毁林开发种植油茶;严禁在水土流失严重的地段采取机械整地开发种植油茶,充分结合人工整地栽植的模式,让山地资源实现社会、经济、生态效益最大化。
去年以来,于都县引进了绿中源、鑫民、义和祥、深圳安投等10余家公司(企业)在该县发展油茶产业,其中绿中源公司致力打造5个万亩高产油茶示范区,在段屋、沙心、黄麟、宽田、梓山等乡(镇)建立种植核心区。大企业的引进,带动了当地种植大户走上油茶种植之路,帝道山油茶、金龙山油茶等当地种植企业均种植油茶5000亩以上,帝道山油茶还致力在黄麟下关打造生态、经济、社会三效合一的万亩示范基地。截至目前,该县种植油茶18.1万亩,其中新种油茶面积9.6万亩,连片5000亩以上的种植基地6个,可挂果面积在10万亩以上。
打造绿色家园
漫步在沿江大道,这里棵棵榕树遮天蔽日、行行柳树随风轻摆、排排银杏直立挺拔。两年前,晴天一身灰,雨天两脚泥是这里的真实写照,市民最不愿走的就是这条路。新的领导班子到任以后,坚持敢于碰硬、真抓实干的作风,大力推进沿江大道渡江三期改造工程,不到一年时间,僵持4年之久的渡江三期道路畅通工程全面完工,市民对此拍手称赞。现在,这里道路通畅、绿树成荫,每天早晚这里人潮涌动,大家到这里晨练、散步、跳广场舞,成为于都县一道亮丽的风景。
近年来,于都县大力开展森林城市绿化建设,按照高标准设计,严要求施工,严把质量关的要求,强力推进城区造绿工程,为市民打造生态优美、宜居宜业的绿色家园。仅今年,该县就按照“一街一品,适当移植”及生物多样性的要求,投资2000万元,对县城主次干道、贡江新区、工业园区、长征第一渡及湿地公园等处实施绿化建设,种植了樟树、银杏、小叶榕、大叶榕等50余个树种8000余株,新增绿地面积35万平方米,新增公园绿地面积15万平方米,人均绿地达到11.2平方米。
为让更多的市民参与到绿色家园建设中来,该县还积极开展全民认种认养树木活动。今年3月,该县组织城区各单位干部职工对滨江湿地公园5000余株树木进行了认种认养,认捐费用近20万元。目前,该县创建了“森林园区”1个,“森林街道”2条,“森林小区”2个,“森林单位”3个,“森林校园”1个,“森林营区”1个。(谢慧 王潍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