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不需要的>> 理财频道>> 理财要闻 >> 正文内容

分期付款买手机成“高利贷” 隐形利息高达数千元

来源:南方报业网-南方日报

发布时间:2013年08月28日

 

 

 

东莞多家家电卖场均提供手机分期付款业务,消费者选择这一业务时要慎重。

东莞多家家电卖场均提供手机分期付款业务,消费者选择这一业务时要慎重。

近日有报道称,广州一消费者分期付款买一款千元手机,分期付款竟成“高利贷”,此前央视也报道称通过正规渠道分期付款买手机,最后各种费用高昂,这并不是个案。

记者近日走访东莞市场发现,在3C领域,越来越多的商家推出了分期付款服务,“分期付款免利息”、“千元带iPhone回家”等各类宣传随处可见,而记者实地调查时发现,分期付款虽然免息但并不等同于免费,一年下来各种费用多出上千元已是常态。有商家坦言,分期购买数码产品确实不划算,不过,东莞年轻一族“只图轻松不求划算”的消费方式,让这一业务拥有广阔市场。

高达数千元的“隐形利息”

近日,记者走访东莞莞城、南城多家家电数码门店,发现各大门店均提供分期付款业务。走访中记者发现,大部分商家都使用捷信分期付款,也有和银行合作使用信用卡分期付款,记者分别在不同的店选择了几款不同价位的产品,咨询其使用分期付款业务后的最终价格和利息。

在东城东湖花园附近的一家大型连锁手机店,记者询问一台售价6699元的佳能650D套机使用分期付款的情况。现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由于这台机的价格较贵,首付必须在2500元以上,且需要分12期到24期付清剩下的部分。

该工作人员把几组数据输入到捷信公司的一款系统软件中,月供费用立马显现。数据显示,首付2500元,分12期月供,每月需付514元,分24期月供,每月需付322元。

从数据来看,每月的月供不是很高,但记者仔细核算最终费用发现,分12期月供后,费用总共为8668元,如果分24期付款,总费用达10228元,也就是说,消费者如果分12期付款,比一次性付款多支出近2000元,分24期则比一次性付款多支出3500多元。

而这种算法,还没有把分期过程中,该产品降价的因素考虑在内,因为数码产品的降价幅度和速度很快,比如一款手机在两个月内就可以掉价上千元。由此看来,消费者投诉分期付款成“高利贷”并非空穴来风。

购单反相机选择分期付款,多支出的费用高出原价50%,那么手机分期付款是否划算?

上周末,记者在南城鸿福路一家电卖场手机销售区域,询问一台售价2699元的国产手机分期付款的情况,一位男性促销员告诉记者,手机展示台旁边就有这款手机的分期付款情况。记者看到,展示台上标明,此款手机如果首付900元,分6期付的话,每期需支付450元,如果分12期支付,每期还款额为225元。

按此计算,如果分6期支付,总共支付3600元,而12期支付,总共支付也为3600元,比一次性付清多了1000元。

随后,记者在不同卖场随机抽取了数款原价为1500元以上的手机,咨询分期付款的相关情况,现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最终的价格大体比一性次付款多出上千元。

只求轻松不谈压力的消费心态

分期付款买数码产品,价格并不划算,甚至还堪比“高利贷”,那么,商家推出的这一服务到底有没有市场呢?

记者近日实地调查发现,虽然分期付款不划算,但近年来推广分期付款业务的东莞商家越来越多,特别是3C领域,几乎所有商家都有推出此类业务,且使用这类业务的消费者并不在少数,而使用这类业务的消费者也呈不断上涨的趋势。

“一天业务量大约在20万元以上。”在谈及分期付款业务量时,时尚电器城相关负责人陈先生告诉记者,从该卖场目前这一业务量来看,使用分期付款的消费者并不少。东莞苏宁电器市场部部长丁小姐也告诉记者,目前东莞不少消费者都会选择分期付款购物减轻压力。

从几大家电卖场提供的数据来看,价格2000元以上的中高价位的产品使用分期的较多。

“分期付款确实不划算,所以一直以来不是我们的主推业务。”东莞一知名手机连锁店相关负责人许先生称,现在每个卖场都有这类业务,不过在推出这一业务时,都会跟消费者解释清楚,不会有所隐瞒,让消费者自己去做决定,“毕竟还是有部分的确想买商品但手头钱又不够,只是多一种选择方式。”

那么,到底是哪一类消费者在使用这一业务呢?

“年轻的打工群体是主要对象,这类消费者通常只追求压力小、而不计算是否划算。”陈先生如是说。丁小姐也称,东莞年轻一族是分期付款的主要群体。

中域电讯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从该卖场相关数据显示,以步步高、OPPO、三星等品牌为代表的价格在2000元左右的机型,特别受东莞年轻打工群体欢迎,分期付款主要集中在这类机型。

来源:南方报业网-南方日报

责任编辑:

[版权与免责声明]

热门新闻

  • 还没有任何内容!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金共赢(赣州)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金资讯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