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金融时报
发布时间:2013年03月04日
春节刚刚过去,迎来农历蛇年。尽管世界经济低速增长的态势一时难有明显改变,尽管我国经济仍会面临错综复杂、充满变数的外部环境,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将会持续,作为关系民生的楼市、作为经济晴雨表的股市、作为企业融资重要渠道的债市、作为银行业利润增长点的理财业务、作为身处转型升级十字路口的保险行业,在金蛇之年,会腾挪出何样的舞姿?本报今天刊发一组报道,从不同侧面对此加以解读。
问楼市:未来走势会怎样
记者 杨洋
楼市调控政策将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
房产税2013年很可能扩大试点范围。
保障房建设工作依然保持快速推进势头。
春节假期刚刚结束,有关楼市的各种新闻便纷至沓来:全国最大房地产开发企业进军美国市场,楼市淡季不淡多地成交量再创新高,部分城市收紧公积金政策……,当2012年楼市起伏终以“需求强劲、房价上涨、企业盈利增加”等诸多显而易见的乐观结果作为“起势”标识落下帷幕时,人们再次将“稳楼市”的希望寄托在新的一年。不过在追涨心理的作用下,“稳楼市”的希望却受到挑战,这加重了供给失衡局面,更使房价继续延续“一涨再涨”态势。对于步步走高的房价,人们更想知道未来楼市趋势到底如何?在城镇化、稳增长的双重压力下,房地产调控又将何去何从?
进入2013年,被称为史上最严厉的楼市调控已经持续两年多时间,作为楼市风向标的北上广地区楼市却出人意料地在2012年下半年出现明显回暖。与此同时,市场也被“房价将出现报复性反弹”、“地王出现”、“开发商投资信心增强”等不利信息充斥,动摇了人们的楼市预期。在这种情况下,中央多次强调房地产调控力度不放松。2月20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继续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提出支持自住需求、抑制投机投资性购房是房地产市场调控必须坚持的一项基本政策。中央政府维持房地产的调控力度,保持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这凸显中央对楼市调控的“稳”字要求。“稳”字要求一方面表明了中央坚持调控的决心,另一方面在楼市调控已进入纵深调控阶段下,强调打牢调控基础,并把握调控力度,可做到不伤及楼市发展命脉。随着调控基础的筑牢,楼市回归健康发展或许只剩下时间问题。
其实在调控作用下,部分地区楼市已显颓势。2012年以来,先后有几座城市楼市濒于“崩盘”边缘。一是内蒙鄂尔多斯,供应量严重过剩,价格大跌,成交量陷低迷,部分房企资金链断裂;二是浙江温州,房价下跌,投资客被套牢,一些企业老板跑路;三是辽宁营口,楼市泡沫破灭,楼盘滞销严重。此外,海南多地楼市也出现不振情况,楼市“唱空”号角重又吹响。前几年在各路资金的炒作下,部分三四线城市面临供应过剩、楼价虚高风险情况,同时随时间推移、新盘不断入市,楼市风险系数与风险面在今年都将进一步提高和扩大。
2013年无疑是一个起点之年。作为指引我国未来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十八大报告更明确提出“加速城镇化进程”,这为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坚定了信心。如何处理促发展与保调控之间的关系?在中央已表明调控力度不变前提下,调控进行局部调整也呈必然之势。去年10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提出,房地产调控要更加注重市场和法制手段。对调控手段选择的改变将有助于楼市在调控中不伤及根本的实现,强调市场手段也显示国家楼市调控更趋理性。
市场手段的强调将人们的目光再次聚焦于市场争议最多的房产税。目前多家研究机构已判断,房产税施行已不存在技术上的障碍,2013年很可能扩大试点范围,最终的方案可望公布,以保持对住房投机需求的压制。作为房产税试点城市之一的上海近期透露,2011年应纳税住房3.7万套,应纳税住房中已缴纳套数和税额比例均是93%。这也意味着有7%左右的房屋未按要求缴纳房产税,除房产税有拖欠情况外,房产税自实施起,便一直伴随效果不明显、征收力度过轻的争议。对此财政部财科所所长贾康公开表示,“适时扩大房产税改革试点范围”方向已明,但房产税的推出应是渐进的,路径要先从比较具备条件、容易操作的地方试行。如上所说,房产税改革是大势所趋,土地财政纠偏、完善现有的调控政策都需要房产税,但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决策层将对其慎之又慎,稳妥推进。同时民众也要对房产税树立正确态度,不应过多将其定位为打压房价的工具,造成现实与预想的巨大落差。
从“保障房务必重视”到“保障房是调控关键”再到“做好保障房建设”,中央领导人的多次表态可见国家对保障房高度重视的程度。事实上从2008年底开始我国大规模建设保障房项目已有5年多时间,这期间不仅有2600多万户城镇居民住房条件得到改善,通过保障房建设还稳定了群众的楼市预期,增强民众对楼市调控的信心,促使楼市回归理性。从今年国家对保障房建设工作的安排来看,建设工作依然保持快速推进势头:保障房基本建成460万套、新开工600万套。通过多年的探索,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以廉租房、公租房、经济适用房、限价房为主要形式的多层次住房保障框架,这一框架的完善将使更多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得以解决住房问题。因此随保障房数量的增多,分配的合理,其所发挥的调节作用将更加明显。
楼市不仅关系到百姓安居乐业,还牵动着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在房价依然屡创新高下,坚持调控不动摇,促进房价合理回归将会摆在更突出的位置,这将促使决策层作出进一步行动,引导楼市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