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州晚报
发布时间:2013年01月16日
昨日,几名市民从雾气弥漫的浮桥上走过。 见习记者刘海锋 摄
1月15日上午9时30分,市民从雾气弥漫的浮桥上经过,其身后仅相隔几步的人已看不清楚。
能见度小于500米
1月15日,赣州中心城区被浓浓的大雾笼罩,且持续时间较长。记者从赣州市气象部门了解到,受大雾影响,市内能见度小于500米,16日局部地区还将出现大雾天气,市民应做好防范准备,注意出行安全。
“早上7点我起床一看,离我家不到百米的赣州市体育中心完全看不到了!”当日上午,家住赣州市赞贤路的陈女士告诉记者,由于白雾弥漫,她只好放弃晨练,返家休息。
上午8时许,记者在赣州市建春门城墙上看到,贡江浮桥能见的部分不到桥长的四分之一,行走在贡江浮桥上,能见度不足30米,且湿度非常大。古城墙在雾中若隐若现,犹如身处仙境,大雾中的浮桥美景因此吸引了不少摄影爱好者前来拍照。
上午10时许,记者在中心城区各主要路段看到,因为起雾,戴口罩、裹围巾出门的市民明显增多。
日常生活有“三勿”
赣州市第五人民医院主任医师刘柏辉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大雾天气容易诱发鼻炎、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市民出门时记得“三勿”。
勿盲目戴口罩。雾天出门不能盲目戴口罩,最好戴6层以上的棉质口罩。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不要戴专业防护口罩,这种口罩易造成缺氧、头晕等症状。
勿进行户外运动。雾霾天气勿进行晨练等户外运动,这会刺激呼吸系统或造成呼吸系统感染,增加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
勿入室后不洗脸。进入室内后,勿开窗,要及时洗脸、漱口、清理鼻腔,同时勤换衣物,多喝水,适量多吃有润肺功效的食物。
行车有“五勿”
大雾天对司机而言是一大考验。出租车司机张师傅说:“白天开车都得开灯,有的地方能见度估计只有50米。”雾天行车,务必记得“五勿”。
一勿乱开灯。雾天行车应及时打开雾灯、示廓灯或近光灯,如果在高速路上行驶或者在雾很浓的情况下还要打开双闪灯。切记不要使用远光灯,因为远光灯是向上方照的,射出的光线被雾气漫反射,会在车前形成白茫茫一片,开车时会什么都看不见。此外,可间歇使用雨刮器,把风窗玻璃上因雾气凝成的小水珠刮干净,以改善视线。
二勿开快车。雾越大,可视距离越短,车速就必须越低。高速公路能见度小于50米时,车速不得超过每小时20公里,要从最近的出口尽快驶离高速公路。
三勿盲目超车。如果发现前方车辆停靠在右边,勿盲目超车,因为它很可能是在等待对面来车通过。超越路边停放的车辆时,要在确认其没有起步意图而对面又无来车后,适时按喇叭,从左侧低速绕过。另外,雾天行车不能压线行驶,在弯道和坡路行驶时,应提前减速,要避免中途变速、停车或熄火。
四勿猛踩刹车。雾天无法分辨车距,如果紧急踩刹车,会让后车无法判断距离导致追尾。
五勿忘开启除雾功能。外界一有雾产生,车内也就产生了雾气,因此应开启后窗除雾、后视镜除雾功能,并将出风口朝向前风挡玻璃,减少车内雾气的产生。
雾与霾有何区别?
“15日我市出现的是雾,不是霾。”赣州市气象局工作人员介绍,雾霾天气中的雾和霾并不一样。
据我市气象专家介绍,我市出现的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能见度在1000米以内的自然现象。一般来讲,雾和霾的区别主要在于水分含量的大小:水分含量达到90%以上的叫雾,水分含量低于80%的叫霾,80%至90%之间的,是雾和霾的混合物。就能见度来区分,如果目标物的水平能见度降低到1000米以内,就是雾;水平能见度在1000米至10000米的,称为轻雾或霭;水平能见度小于10000米,且是灰尘颗粒造成的,就是霾或灰霾。因此,我市出现的为大雾天气,而非霾。(记者刘青 见习记者刘海锋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