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金融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2年10月29日
引文:
近几日,温州金改再有新动作。
温州市政府日前公布首批拟升转或主发起设立新型金融机构的9家民企名单,其中最惹眼的是两家小贷公司申请升格村镇银行,分别是苍南联信小贷和乐清正泰小贷。据悉这两家小贷公司是目前温州地区经营状况比较好,也有意愿转型村镇银行的两家公司。温州金融办表示最终是否批复以国家相关部委的文件为准。倘若获批,有关税收等扶持政策将陆续出台,并进行推广。
每一次“起舞”都备受关注
村镇银行一直是小贷发展的重要出路。不少扎堆进入小贷领域的股东早已望眼欲穿,它们渴望通过转村镇银行跻身金融领域,一举打破小贷身份定位不清、资本金不足的成长魔咒,
业内人士认为,如果温州报批小贷发起转村镇银行一事最终获允,将在全国产生一定示范作用,成为民企发起并设立村镇银行的破冰之举。
此举若能落地,当然皆大欢喜,转制村镇银行或许是小贷公司的一条重要出路,但是作为小贷公司来说,这也未必就是唯一的出路,就目前行业整体不规范诸多政策法规实施细则行业规范等都待考量的情况下,转制村镇银行是涉农小贷公司的最优路,部分涉农小贷公司业务不但多而且量也比较大,走转制村镇银行必然是一条实至名归的正途,但是一些小贷公司涉农业务不突出、业务不稳定,但是经营状况也良好的公司就没有必要非要走到村镇银行的路上,还有些未涉及农业领域的小贷公司以城市小贷公司为主营业务的公司,也可以转制社区银行或自主经营,当然这也依然需要政策层面的放宽和支持以及行业的规范。
行业纠葛 转制是否具有含金量
另外从现有的法规角度上看,小贷转型村镇银行的通道虽然一直处于开放状态。但根据规定,小贷转村镇银行必须以银行业金融机构作为主发起人为前提,仅此一举令就令小贷公司望而却步,数据显示至到目前为止尚未有一家小贷公司转为村镇银行。
受访小贷公司这样表态:部分涉农小贷有转制村镇银行的可能,但是更多城市中的小贷公司对于转制并不感冒,有政策限制也有自身发展要求,小贷公司本身业务范围就是用高风险高回报做银行不愿意做的那部分客户,市场份额占有率较低,但是时下小贷公司本身的利润较高,缴纳的费用也并不透明,所谓存在即有其合理性,也大抵如此,市场有需求,用户有要求,所以对于转制银行,小贷公司更多的是一声叹息和望尘莫及。
在2008年的小贷试点之初,村镇银行被确立为小贷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但《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中规定,村镇银行最大或唯一股东必须是银行业金融机构,且最大银行业金融机构股东持股比例不得低于村镇银行股本总额的20%。这意味着,小贷如果转村镇银行,必须放弃主发起人身份,失去控股权,形成小贷转制银行的一大阻碍。
但令人欣慰的是,随着小贷试点的推进,小贷股东与银行业金融机构股东的股权博弈逐渐出现“民进金退”的变化:一方面,村镇银行中金融机构主发起人的最低持股比例出现下降,从20%降低为15%;而另一方面小贷单一股东的持股比例不断上升,从最初的10%到20%,以及部分地区的40%、60%,其中浙江小贷公司单一股东比例最高为30%。这种此消彼长的持股比例调整提高了民企股东在小贷公司、村镇银行中的地位。
小贷公司心头徘徊 转制谈何容易
按照浙江规定的持股比例推算,当温州小贷获准作为主发起人设立村镇银行时,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持股比例最低不能少于15%,最高不会超过单一民资股东的最大持股比例30%,即介于15%~30%之间。浙江一位小贷圈内人士透露,浙江小贷拟采取银行业金融机构持股15%,小贷主发起人持股30%的股份结构进行申报。
联信小贷、正泰小贷是温州率先报批转型村镇银行的小贷公司,但在未获得国家监管部门的正式批文之前,小贷“银行梦”依然充满变数。这种微妙的可能性,扰动着全国小贷的神经。采访中,多位小贷公司负责人称,公司正紧密关注温州小贷转型银行的一举一动,一旦允许主发起人为小贷股东,公司将加以效仿,有可能“后来居上”。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