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州晚报
发布时间:2012年09月03日
“卖报,让我得到成长;卖报,让我收获感悟。我与《赣州晚报》有个约定,明年暑假我还来做小报童!”8月31日,由赣州晚报社、赣南报业发行有限公司主办的“快乐小报童 暑期总动员”落下帷幕。活动评选出5名“明星小报童”——刘涛、李金峰、陈仪、缪珍珍、刘佳德。
该活动自7月份启动后,得到众多家长和孩子们的关注,纷纷打电话进行咨询和报名。有些小报童还将自己的小伙伴带来,一起体验,一起锻炼。小报童通过活动认识了很多新朋友,在卖报的路上一起快乐成长。虽然整个暑假特别炎热,虽然有时会遭遇冷眼或漠视,虽然遇过在公共场所被管理人员驱逐,但这些都打不垮他们吃苦的决心。他们在卖出报纸后开心地笑过,也在遇到困难时失望地叹息过……这些经历,都会让他们永远铭记在心。
短短45天时间里,115名小报童总计售报1.28万份。这是一群快乐、自信、勇敢的孩子!每和他们近距离接触一次,记者心中总会装满感动。小报童的暑假生活,充满了磨砺,也充满了快乐。他们在进步中,感受着生活的酸甜苦辣,编写着属于自己的精彩故事,收获了宝贵的成长经验。今天,让我们一起去认识一下获奖的5名“明星小报童”吧!
小档案:12岁 赣州市红旗二校五(6)班
卖报感言:“卖报是一种历练,经历了,就能在过程中成长。”
明星小报童刘涛:“我卖报,我快乐,我自豪!”
“我坚持要来卖报”
“小胖墩”刘涛笑眯眯地说:“7月10日,外公告诉我《赣州晚报》上登了‘快乐小报童 暑期总动员’活动启事,我便决定参加。开始,我妈妈反对,认为天太热。我外公也犹豫了。但我坚持要来。7月14日,我叫外公带我来报了名。”
刘涛妈妈经过几天的观察,发现儿子悄悄发生了改变:从乱花钱到精打细算,从无视家长的辛劳变得关心了。她的态度也从反对到默认,再到支持。
“微笑面对苦与累”
“第一天卖报,我批了15份,地点选在赣州公园。刚开始我心里很紧张,还有点害怕,连续几次遇到拒绝后,更加胆怯了。后来我鼓起勇气,大声向一位爷爷推销。他买了!这给了我无尽的力量,终于把当天的报纸卖完了。”
“有了第一天的经验,我第二天上午10点多就卖完了15份报纸。后来,我每天可以卖30份报纸。8月16日,我想突破自我,除了再增加数量,地点也不再固定,我想让自己在更多的陌生环境中得到锻炼和突破。”刘涛告诉记者,卖报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有的人会给予关心和温暖,有的人会表现出不理解,他都微笑面对。
“明年我一定还来”
“走很多路、问很多人才卖出去一份报纸。通过卖报,我体会到了父母工作的艰辛,明白了赚钱的不易。我还学会了微笑面对——面对拒绝,面对辛劳,面对茫然,面对冷漠,面对尴尬,面对新鲜,面对成绩……”
刘涛微笑着说:“卖报,虽然是一件小事,但做好这件小事就成了我的大事。我卖报,我快乐,我自豪!”
活动结束后,可爱的“小胖墩” 刘涛转身向记者挥手告别:“明年我一定还来!”(记者谢东琳 文/图)
小档案:14岁 赣州中学八(3)班
卖报感言:“如果你希望别人对你好,那你也要有一颗真诚的心。”
明星小报童陈仪:“有礼貌,别人才会接受你”
不怕生人,结识新伙伴
一样的暑假,不一样的经历。陈仪是明星小报童中年龄最大的一个,她开朗活泼,喜欢背一个“ok”图案的双肩包。陈仪说,她从小就喜欢参加一些活动,有一些和陌生人打交道的经验。她说,参加任何活动,与人交流都要有礼貌,这样别人才会接受你。“因此,每次都会很有礼貌地先打招呼,然后再推销报纸。”
当记者问她为何参加小报童活动时,她笑着对记者说:“我觉得卖报纸可以锻炼自己的交际能力,锻炼胆量,还可以认识一些新朋友。”她说,这个暑假很特别,很有意义,让她有了一段不一样的经历和体验。
摆脱“护航” 试着独立
孩子卖报,家长操心。“一开始,老妈总是跟在我边上,生怕我出现什么状况,特别不放心我。”她说有时候妈妈就在不远处偷偷观察,只要陈仪遇到一点挫折,就过来给予安慰和帮助。“我可以理解老妈的心情,但我更希望独立一点,能够依靠自己的能力好好卖报,想证明给老妈看,我可以独立地干好一件事。”
后来,看到女儿卖报越来越顺手,妈妈开始同意她独自去卖报。“老妈不在时,我感觉自己更放得开。另外,我发现和其他小报童合作、交流经验,可以让报纸销量又得到很大提升。”
站好最后一班岗
8月31日中午,在赣州公园卖报的陈仪仍有几份报纸没有卖出去,但她胸有成竹地说,据她观察,过一会还有市民锻炼结束或下班回家,她决定就在那儿“守株待兔”。
“卖报,卖报,《赣州晚报》,1元一份,有好看的新闻!”经过十多分钟的吆喝,陈仪将最后一天的卖报任务顺利完成了。
“通过这次暑期小报童的活动,我学到了很多在学校和书本里学不到的知识。从现在开始,我会更加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记者刘青 见习记者刘海锋 文/图)
小档案:12岁 赣州市大公路第一小学六(4)班
卖报感言:“这点炎热算什么,被拒绝怕什么,我一定要坚持下来,不能做一个半途而废的人。”
明星小报童刘佳德:“吃苦耐劳,永不放弃”
选址很有讲究
“卖报!《赣州晚报》!”8月31日上午,刘佳德在南门文化广场附近来回叫卖。
“平时我一般会去赣州火车站卖报纸,很多人在等车的时候可以买份报纸打发时间。”这次选在南门文化广场,则是他发现很多市民喜欢来这里逛。他很自信地说:“只要选对了地方,剩下的就靠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了,这样销量自然会飙升。”
有困难才有进步
“有时火车站也不太好卖,我就去一些居民小区,但也会遭遇麻烦。”刘佳德说,有的小区保安不让他进去,他的原则是尽量解释和争取。“我会试着和保安沟通,尽可能把他说服。”他向保安承诺,自己只在公共场合卖报,不干扰居民的正常生活。
刘佳德告诉记者:“后来,我和一些保安叔叔相处熟了,他们还带头来买我的报纸。”
“我明白了一个道理”
总结经验时,刘佳德说,就是要“脸皮厚”,“卖报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挫折,但我就是‘脸皮厚’,不管对方买或不买,都毫不气馁,有时候也可以‘卖卖萌’。”
有一天,他大半个上午都没卖出一份报,难过得差点想要放弃。这时,一位叔叔来到他身边,主动购买了一份报纸,还夸奖他:“小朋友,这么热的天还在外面卖报纸呀,真是勤快!吃得苦!”
“这时,我突然感到很温暖,我想我绝不做一个半途而废的报童!黄昏时分,我终于将当天的报纸全部卖完了。”刘佳德说:“通过这次锻炼,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有吃苦耐劳和永不放弃的精神,有了这种品质,再难的事情都可以做好。” (记者刘青 见习记者刘海锋 文/图)
小档案:8岁 赣州市红旗二校二(1)班
卖报感言:“什么是报童精神?我觉得就是勤劳、吃苦、乐观和坚持。”
明星小报童李金峰:“我努力,我付出,我收获!”
戴着耳麦去卖报
在115名暑假小报童中,每天戴着耳麦去卖报的李金峰,是最引人注目、年龄最小、报纸卖得最好、进步最大的小报童之一。
“卖报!《赣州晚报》!1元一份!叔叔买一份吧!”戴上耳麦,一手提纸袋,一手挥报纸,身材瘦小的“小机灵鬼”李金峰自7月16日起,便和其他小报童一起,走上街头,高声叫卖。
小金峰在报名当小报童之前,可是做了功课的。比如,做好了不怕苦、斗酷暑的思想准备;做好了面对拒绝与挫折的心理准备;还做好了不把吆喝声埋没在喉咙里的准备。为此,他和爸爸特意一起去买了一个耳麦。专业吧!小金峰告诉记者:“不打无准备之仗!这既是军事原则,也是推销的原则。”
从20份到50份
“第一天卖报时,我批了20份。说实话,能不能卖掉,心里一点把握也没有。可想起爸爸说的报纸保质期只有一天、过期作废,我就鼓励自己一定要卖掉。结果真的卖掉了。虽然一身汗水湿透了衣服,但我知道了自己能行!”
“阿姨,《赣州晚报》1元一份……”真是服了小金峰,边接受记者的采访,边不忘向路人推销报纸。小金峰告诉记者,他“转战了好几个阵地”。最初两天,他选择在国光超市金钻店门口,可那里已有小报童了,他便改道全球通大桥与关刀坪附近,那里餐馆、小区多,人流量也不少。“一周后,我发现大润发超市附近人流更大,就又转战大润发超市。20份报纸没一会儿就卖完了,我又回报社去批了20份,通过一番努力,又卖完了!两周后,我又开始加量……”
小金峰问记者:“您知道我第三周开始每天能卖多少吗?”他张开巴掌说:“50份!”然后反问记者:“您知道胜利的秘诀是什么吗?”他一脸真诚地说:“我告诉您,胜利的秘诀就是坚持!”
胜利果实来分享
小金峰总结,越是在人流密集的地方,越是要大声吆喝,越是要战胜恐惧,手中的报纸也卖得越快。哪怕遇到拒绝和挫折,也决不放弃。
“卖报是一种体验,我通过卖报,品尝到了收获的快乐!这个暑假我付出了很多,但收获更多。每天卖完报,我都把挣来的钱交给妈妈,因为妈妈的店里生意不太好,挣钱很不容易,我想让她少一点担心,多一分快乐。当我看见妈妈开心时,我也好开心!妈妈舍不得用我挣的钱,除了请我看了一场电影,其余的都帮我存了起来。”
“我要感谢那些支持我的爷爷奶奶、叔叔阿姨们,你们买我的报纸,要感谢;不买,我打扰了你们也需要感谢!我还要感谢这次活动,让我越来越自信和勇敢,越来越懂得体谅、照顾家人,我真的很激动也很骄傲。我努力,我付出,我收获!” (记者谢东琳 文/图)
小档案:11岁 赣州市文清路小学豪德校区四(5)班
卖报感言:“暑假的卖报经历,让我对以后的生活充满了勇气和自信!”
明星小报童缪珍珍:“声音大了,胆子更大了”
艰难地开口
“小报童的经历让我充满了勇气!”8月31日,谈及本次活动的收获,缪珍珍很自信地告诉记者。
其实,珍珍原本是个文静寡言的小女孩,“刚开始卖报的时候,我和很多伙伴一样,感觉特别紧张、不好意思,好不容易鼓起勇气走到别人身边了,却又不敢开口。”珍珍很羞涩地谈起了她第一次卖报纸的经历。“记得当时我是和妹妹一起去的,我们俩相互鼓励打气,但还是过了很久才敢张口大声叫卖。”
在克服最初的紧张和害怕后,她们试着勇敢地将自己的销售意图告诉路人。“有位好心的大哥哥过来买了一份报纸,这是我卖出的第一份报纸,我感觉很兴奋,也有了动力。”从那天起,她喜欢上了小报童的生活。
向伙伴“取经”
虽然迈出了艰难的一步,但当时珍珍还是“希望可以碰到我认识的叔叔阿姨,他们应该会来买我的报纸的。可惜事与愿违。”珍珍说,她的第一个星期过得“不成功”,每天只卖出去15份报纸,“好羡慕别的小报童,他们竟然可以一个上午就卖掉三四十份报纸。”
“后来,我向卖得好的一个伙伴请教成功秘诀。他告诉我,你呀,声音要大,胆子要大!我试着去做,结果真的成功了!”珍珍笑着说:“从此我的报纸销量越来越好,我学会了主动与大人攀谈,试着根据不同的人来选择不同的推销方法。”
“叔叔、阿姨,来买份报纸吧。”8月31日上午,珍珍从南门文化广场步行到赣州公园,炎热的天气并没有阻止她的脚步,她选定在赣州公园附近卖报,如今,她已经很熟练而主动地与每一位路人搭讪,一天卖40份对她来说也并非难事。
暑假很充实
接近中午12时,珍珍站在路旁,一手提着纸袋,一手挥舞着最后一份《赣州晚报》。“今天是活动的最后一天,我一定要卖完,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珍珍告诉记者,有一位老奶奶让她印象很深刻。老奶奶看到她正顶着烈日卖报,便主动过来买了一份,而且很慈祥地问她多大,表扬她真能干,以后肯定有出息。“我听后很开心,这是别人对我的肯定,从那时起,我就决定无论有多么辛苦,多么累,我都要坚持下来。”
珍珍说:“现在我感觉更敢说话了,声音更大了,胆子更大了,做小报童让我的暑假生活更加愉快和充实。” 她说要感谢这次活动,为她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给了自己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明年暑假我还要参加小报童活动!”(记者刘青 见习记者刘海锋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