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不需要的>> 赣州民生频道>> 赣州社会新闻 >> 正文内容

新“24孝”,你能“孝”仿几条?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州晚报

发布时间:2012年08月27日

早在元代,学者郭居敬就将24个孝子故事编成《二十四孝》一书,其中卖身葬父、卧冰求鲤等故事流传至今,感动了无数人。8月13日,全国妇联老龄工作协调办、全国老龄办等共同发布新“24孝”行动标准。这些充满时代气息、体贴入微的准则,一经公布就引发热议。这些新标准,你能“孝”仿几条?8月22日,记者就此对赣州市民进行了采访。

搀扶行动不便的老人行走,虽然不在新“24孝”标准之列,但同样表达了晚辈对长辈的一份孝心。

儿女:有孝心但难以全部做到

采访中,大部分市民都赞同“百善孝为先”这一观点,认为孝敬父母是天经地义的。然而,要遵照新“24孝”行动标准来尽孝道,不少人认为难以做到全部。

陈林是家中的独生子,老家在吉林长春,大学毕业后留在赣州工作,现已在赣州买房并结婚生子。陈林说,父母远在东北,如果以新“24孝”行动标准来评判,那自己就是一个“不孝子”。“经常带着爱人、子女回家;节假日尽量与父母共度”,仅这两条标准,自己难以做到。因为工作原因,加上路途遥远,每年能回一次东北老家实属不易,怎么可能经常带着爱人、子女回家?

老家在重庆的尹建斌,部队转业后在赣州工作。他和陈林的观点一样,认为新“24孝”行动标准值得推行,但对于一个身在异乡、远离父母的人来讲,想用心尽孝道,可条件不允许。尹建斌说,2009年母亲去世后,自己希望父亲再找个老伴,可父亲不肯,想接父亲到赣州来居住,自己又没买房,父亲说租房居住没有家不肯来。现在自己要努力工作,多攒点钱买房,早点把父亲接到赣州来。对于新“24孝”行动标准,很多远离家人独自在外打拼的年轻人,“心有余而力不足”成了他们普遍的观点。

杨辉是家中的独生子,今年28岁,章贡区人,从小到大父母疼爱有加。结婚生子后,他深切体会到了父母的不易。对于新“24孝”行动标准,杨辉表示,要尽全力去孝敬好父母,但不会刻意去逐条遵照。家住赣州市西郊路的徐丽则表示,她老家在瑞金农村,家中没有男孩,父母总担心老无所养。为了孝敬好父母,只要有空,她一家人就会回瑞金看望父母,打电话也是经常的事。徐丽认为,新“24孝”行动标准贴近现代生活实际,但要全部做到确实很难。不过,只要自己尽全力孝敬好父母,就不会感到愧疚。

父母:子女孝心不用标准衡量

如果儿女都能够遵照新“24孝”行动标准来尽孝,那父母是否都能接受呢?采访中,大多父母认为,如果儿女有孝心,不需要用标准来约束。

家住赣州市南京路的蒋女士说,丈夫早年患病去世,她与儿子相依为命。儿子从小就很懂事,前年大学毕业后,在深圳一家公司任职,逢年过节也很想儿子回家陪陪自己,可他一人在外闯荡不容易,能经常接到儿子的电话,自己就很开心。

居住在赣州市健康路的朱先生是名退休老师,对于新“24孝”行动标准,他有自己的理解。朱先生说,他生有两儿两女,各自的家庭条件不一样,大儿子部队转业留在浙江杭州,二儿子在南康老家务农,大女儿在赣州一家私人公司干财务,小女儿嫁到广东韶关,夫妻双双下岗。他和老伴随大女儿在赣州居住。大儿子家庭经济较好,近几年带他和老伴到了全国多地旅游。二儿子在农村,有两个小孩在上学,经济较困难,但他经常来赣州看望自己,小女儿也是隔三差五打电话来问候。朱先生认为,虽然每个儿女尽孝的方式不同,但都很用心,作为父母,不会去苛求子女去遵照新“24孝”行动标准来对待自己。

新“24孝”行动标准,不少老人觉得并非适用于所有父母。“学上网这条就不适合我”,今年77岁徐先生说,自己年纪大眼睛不好,儿子曾教他学上网,可怎么也学不会。对此,徐先生表示,尽孝是一种心意,不在于做了多少,更不需要定什么标准。今年56岁的黄女士也觉得尽孝没必要设置条条框框,她说,儿女有孝心,该做的自然会做,如果没有孝心,定再多的标准也失去意义。

在采访中,大多父母认为,身体健康时,儿女忙家庭和事业可以理解,但到了身体有病或行动不便的时候,就需要子女陪在身边,多尽点孝心。

分析:

旨在鼓励晚辈多尽孝道

针对市民不同的观点,赣州市老龄委办一负责人告诉记者,新“24孝”行动标准的制定,是为了在社会上倡导行孝敬老的一种理念,引领年轻人多行孝道。但是,“孝”本身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个优良传统,新“24孝”行动标准不可能将所有的孝道都囊括,子女没有全部做到也不能说他们没有孝心。其中有一条是“教会父母上网”,就有网友认为,目前许多农村家庭还没有电脑,儿女怎么可能去教会父母上网?难道没有教会父母上网就代表儿女不孝吗?该负责人表示,不同环境、不同条件、不同身份的人,对新“24孝”行动标准会有不同的理解。

该负责人说,古代的“24孝”都有具体的人物典范,让人们去学习。新“24孝”行动标准的推出,是结合新时代的不同要求来树立一个孝的榜样。其实尽孝标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一颗孝顺的心,并尽自己所能付诸行动。

相关链接

新“24孝”

1.经常带着爱人、子女回家;2.节假日尽量与父母共度;3.为父母举办生日宴会;4.亲自给父母做饭;5.每周给父母打个电话;6.父母的零花钱不能少;7.为父母建立“关爱卡”;8.仔细聆听父母的往事;9.教父母学会上网;10.经常为父母拍照;11.对父母的爱要说出口;12.打开父母的心结;13.支持父母的业余爱好;14.支持单身父母再婚;15.定期带父母体检;16.为父母购买合适的保险;17.常跟父母沟通;18.带父母一起出席重要的活动;19.带父母参观你工作的地方;20.带父母去旅行或故地重游;21.和父母一起锻炼身体;22.适当参与父母的活动;23.陪父母拜访他们的老朋友;24.陪父母看一场老电影。(记者余书福 实习生蔡佳萌 文/图)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州晚报

责任编辑:

[版权与免责声明]

热门新闻

  • 还没有任何内容!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金共赢(赣州)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金资讯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