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不需要的>> 赣州民生频道>> 赣州社会新闻 >> 正文内容

“顽固”老人放弃“祖业”拆危房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州晚报

发布时间:2012年08月20日

    《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后,石城县小松镇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有序推进。8月16日,记者来到石城县小松镇瑶上村,亲历了当地土坯房改造的火热场面。

“顽固”老人放弃“祖业”拆危房

8月16日,石城县小松镇瑶上村的村民在烈日下整理拆下的木材。

  瑶上村民的高兴事

  伴随着轰鸣声,一辆大铲车挥动着巨铲将土坯房的泥土推开。村民们挑着刚从土坯房上拆下的木材和瓦片,一担一担往路边送。拆房现场有不少村民和驻村镇干部、“三送”干部。他们正满怀期待地看着原本满是破旧土坯房的地方被铲车推成开阔的平地。“不久,这里就能建起一排排的新房了!”“我们这里将来就建个休闲场所,我们村也能像城里人一样有‘公园’了。”村民们顶着烈日一边挑着瓦片一边满心喜悦地说。

  不久,驻村干部都进了拆房现场边的祠堂里,他们和一位大妈围坐在祠堂内细语交谈。“阿姨,您的爸爸还有什么困难吗?还需要什么帮助吗?”在瑶上村挂点包村的副镇长赖小敏耐心细致地询问着村民邓彩云。原来,邓彩云的父亲邓礼乐已有82岁高龄,由于种种原因,老人对拆除土坯房显得有点“顽固”,一直不愿拆除家中的土坯房。但后来老人态度发生了转变,搬出了土坯房。“没什么困难了,老人现在都外出做客了。”邓彩云回答道。

  “老顽固”想通了

  老人有何困难,当初为何不愿拆旧建新?为何老人的态度又发生转变,现在竟然能安心地外出做客?

  面对记者的疑问,邓彩云说:“我爸爸原来一直不愿意拆旧房,在驻村的镇干部和‘三送’干部以及村里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理事会的共同努力下,老人现在愿意搬了。”原来,邓礼乐老人家中有400多平方米的土坯房,都是祖辈留下的房产。邓礼乐老人有三子四女,女儿出嫁,两个儿子外出工作,家里只有50多岁且耳朵失聪的大儿子与他共同生活,所以他一直认为要保住“祖业”,不愿参与土坯房改造。

  为使土坯房改造顺利开展,石城县扶贫和移民办驻小松镇瑶上村“三送”工作组的毕程俊和驻村的镇干部多次登门拜访邓礼乐老人。驻村干部们避开土坯房拆迁问题,改而谈老人的过去、谈老人的子女等。经过多日的交流,干部们取得了老人的信任,老人也敞开了心扉。原来,老人一是觉得祖业不保,二是怕拆房搬迁不便,三是怕资金不足,所以一直不愿拆除土坯房。了解到老人的顾虑后,驻村的干部们发动邻居和老人的子女给老人讲土坯房改造的好处,而且表示愿意帮助老人搬家运物,并将相关的政策详细地为老人讲解。

  看到由政府统一规划建起的干净整洁的移民新村,邓礼乐老人的态度也有了很大改变。终于,邓礼乐老人被驻村干部和理事会感动,搬出了土坯房。

  全镇400多户已开建

  其实,类似邓礼乐老人这样的事在小松镇土坯房改造过程中出现过不少。小松镇按照“一支队伍(成立土坯房改造专项小组)、两个目标(纯土坯房住户住上新房,国道、乡道沿线土坯房全部拆除)、三项把关(审批、规划、理事会)、四个原则(农户主导、一户一宅、分类统筹、阳光操作)、五类方式(集中、分散、进圩进城、置换修缮、合建)、六个统一(设计、拆房、平整、分配、建设、风格)”的要求,积极解决土坯房改造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全力推进土坯房改造。据了解,小松镇今年计划改造土坯房800户,拟拆除980户农户面积8万多平方米的土坯房。目前,各个示范点和分散建设户已全面启动,已拆除土坯房面积4万多平方米,有400多户已开工建设。(温城 熊益康 记者杨小林 实习生邓伟韬 文/图)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州晚报

责任编辑:

[版权与免责声明]

热门新闻

  • 还没有任何内容!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金共赢(赣州)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金资讯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