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金融公司 >> 正文内容

中担三个月破产重组大限将至

来源:财新网    作者:马媛    发布时间:2012年08月14日

    [导读]一旦8月20日重组并未达成,这家有着五年经营许可证的民营担保企业将走向破产。

【财新网】(记者 马媛)距北京市金融局此前给中担投资信用担保有限公司(下称中担)三个月的重组大限,仅有整整一周的时间。一旦8月20日重组并未达成,这家有着五年经营许可证的民营担保企业将走向破产。

5月3日,中担正式向北京市金融局提交了《关于停业和进入破产程序的申请》。5月18日金融局正式书面批复同意中担投资信用担保有限公司停业及破产申请。随后中担向法院提交了破产申请书。等法院通知进入下一步程序。但截至目前法院尚未受理。

这份题为《 北京市金融工作局关于停业和破产申请有关事宜的批复》称,(中担)收到批复后可依法向相关法院申请破产重整,并按照法定程序推进破产重整进程。批复并称,为依法保障债权人和银行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最大限度降低中担风险事件影响,2012年8月20日前暂不撤销中担融资性担保机构经营许可证。在此期间可开展重组事宜。如期限届满中担仍无重组意向,中担经营许可证将被撤销。

接近中担重组事宜的消息人士透露,中国投资担保有限公司(下称中投保)、北京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有限公司(下称再担保)、北京首创投资担保有限公司(下称首创担保)等几家可能的国企重组方并没有进行任何实质性谈判。“我们接触了中投保,明确表明就帮中担做方案,不参与重组;再担保明确拒绝;首创担保表示听领导的。”他称。

“如果有方案,也会在8月20日前拿出来,现在还没有结果,如果8月20日方案没出来,中担面临的是留守人员可能全部遣散。没有许可证,就不是担保公司了。中担牌子也不值钱了。一个违法经营的担保公司,银行不可能再合作。”中担内部人士对财新记者称。

7月初,包括彭丹阳、张晓娜、王越坤、陈华在内的中担七名业务高管近日被北京市公安局带走协助调查。上述中担人士透露,这几位高管将可能面临公诉。

代理中担债权人的嘉安律所郑爱丽律师对重组仍持乐观态度。她对记者称,目前重组还在进行中,重组是经济行为,定性是法律行为,就算把他们都抓了,也不影响重组。

中担此前向金融局提交了“3331”的方案,用过去的高利息冲抵一成。债权人自己负担三成。债转股三成,另外三成用中担重组的资产去抵债。但债权人认为三成的损失难以接受。

中担成立于2003年9月,注册资金5.8亿元,目前在保余额30多亿元,担保放大倍数超过五倍,牵涉了22家银行以及294家北京市企业。今年春节前关于中担陷入了流动性危机的传闻,就开始在坊间流传。公司实际控制人陈奕标此后再未公开现身。

据中担应急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林鹏此前介绍,北京市金融局与中担应急工作组初步核查结果是公司债务达12.7亿元。目前中担的保证金大概1.5亿元左右,中担还有在某典当公司的约1亿元的应收账款,另外还有少量流动资金,并持有部分股权。

分享:

来源:财新网

责任编辑:肖春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金共赢(赣州)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金资讯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