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不需要的>> 赣州民生频道>> 赣州社会新闻 >> 正文内容

雷电频来袭 防范当加强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州晚报

发布时间:2012年07月18日

“如果多一些防范雷电灾害的意识和知识,很多悲剧或许可以避免。”7月13日,赣州市气象局防雷中心副主任刘建说,我市位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是全国雷电灾害严重的地区之一,也是江西省受雷电灾害最严重的设区市,年平均雷暴日达72天,最多的年份达120天。据不完全统计,2001年以来,我市报告雷电灾害事故541起,雷电灾害已经造成经济损失逾千万元……

图为赣州市八一四大道一幢高楼上的防雷设施。

雷电灾害在农村频频发生

4月12日夜间,石城县小松镇一处空旷之地发生雷电灾害,位于该处空旷之地的唯一一户村民家遭雷击。气象部门工作人员实地调查后发现,发生雷击的地方是该镇桐江村龙舌嘴村小组,该村位于山冲空旷地带,属于雷暴高发区。村内多为老式两层土坯房,且相对分散,附近没有其他建筑物和高大建筑,村内电源线路极其混乱,是雷电袭击的重点对象。

7月5日下午5时许,瑞金市武阳镇龙门村发生一起雷电灾害,一间小平房被雷击中。气象部门工作人员在雷击现场勘察后发现,小平房位于山脚下,四周空旷,旁边有一根临时用电的木质电线杆,小平房四周没有任何雷电防护措施,雷电首先击中的是木质电线杆……

据统计,在田间作业的农民最容易遭到雷击。遇到雷雨天气,在田间作业的农民想要避雨,大树下、空旷田间的窝棚是大多数人避雨的首选,而这些地方恰恰是雷电击中率最高的地方。近几年,我市雷电灾害多发,特别是在农村地区频频发生。目前,农村防雷意识比较淡薄,基本上没有什么防雷设施,对雷电造成的危害重视不够。有的人甚至把雷电灾害想象成“雷公发怒”,碍于面子不愿上报,认为这是命中注定要遭“天谴”。

刘建告诉记者,农村的房屋等基础设施普遍未安装防雷装置,处于一个自然承受雷电灾害的开放体中,因此农村发生雷电灾害的次数明显多于城市。据介绍,雷电侵入地面会对建(构)筑物、设备、人、畜等造成危害,在我市最常见的是直击雷和感应雷。直击雷是指直接打击到物体上的雷电;感应雷是指通过雷击目标旁边的金属物等导电体感应,间接打击到物体上的雷电。

目前,农村建(构)筑物的防雷安全保护措施有待进一步完善。有些建(构)筑物虽然采取了防范直击雷措施,但没有采取防范感应雷措施,财物和人身安全不能得到保证。多数雷击灾害是感应雷造成的,因此在做好直击雷防范措施的同时,更应加强对感应雷的防范,多层次安装电源避雷器和信号避雷器,采用多级防雷保护措施。

为此,刘建呼吁,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农村防雷安全知识的宣传,把好农村房屋建设有关安全的审批关和验收关,避免埋下隐患。

城市部分防雷设施存隐患

近年来,城市不断加强防雷设施,因此发生雷电灾害的次数明显少于农村。不过,城市防雷工作也不容忽视,在无防雷设施或设施不合格的城市公园、建筑物内等区域,雷击导致市民生命和财产受损的事件时有发生。

为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雷电灾害的发生,近年来,我市气象部门加大了雷电灾害防范工作力度,并会同有关部门对建(构)筑物的防雷装置进行检测。按照规定,所有新建建筑物投入使用前都必须通过“防雷关”。

今年3月份起,《江西省雷电灾害防御办法》正式实施。根据该办法,今年起,我市石油、化工、易燃易爆物品的生产和贮存场所,每半年检测一次防雷装置,其他重要单位每年检测一次,未按要求进行检测且拒不改正者将面临处罚。

气象部门工作人员认为,目前我市防雷安全工作存在不少问题,一些单位防雷意识不强,防雷设施缺少定期维护和检测。有些单位(尤其是住宅小区)的防雷设施长期不维护不定期检测,不少已失去防雷功能,反而成为“引雷装置”,形成安全隐患。

小区防雷设施应定期检测

据了解,建筑物的防雷装置主要由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三部分组成,三者之间应连接良好,并且接地电阻符合规范要求,才能达到防雷的作用。防雷装置长年经受风吹、日晒、雨淋,往往发生折断、熔化、严重锈蚀、接触不良等情况。这样的防雷装置不仅不能防雷,还有可能成为引雷装置,加重雷电危害。

“目前我市对防雷设施进行定期检测的对象主要集中在一些涉爆涉危的企事业单位。”刘建说,加油站、化工厂、医院、学校、居民小区等都是防雷装置检测的重点对象,但居民小区主动要求检测的屈指可数,“其中的关键问题是检测费用究竟由谁出”。刘建认为,目前小区建设施工时大都按照要求配备了完善的防雷设施,但当小区交付业主入住后,防雷设施的维修和检测却无人理会,致使一些小区的防雷设施要么成了摆设,要么年久失修成了引雷装置。

在采访中,赣州中心城区某单位家属院的物业管理人员黄先生介绍,他所在的小区每年都会进行防雷检测。“防雷检测是收费的,不过是单位付的钱。”黄先生笑着说,“如果让居民自己拿钱,能不能定期检测就难说了。”对此,已经在该小区居住了十几年的刘女士表示:“检测费如果平摊起来并不多,但我们小区将近一半的房子都是外租的,很多房东不愿承担,光我们拿钱也不合适呀。”

防雷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赣州市气象局法规科有关负责人认为,防雷绝不仅仅是政府机构的事,我们每个人都应当防患于未然。全社会必须强化防雷减灾意识,增强对雷电灾害危害性的认识。各建筑设计单位要根据建筑物的实际情况,对防雷工程进行合理设计,按照要求通过防雷工程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并加强对防雷设施的定期检测。各单位应有专人负责防雷设施的安全问题,做到有问题早发现,不留安全隐患,共同构筑一道防雷安全网。

>>>相关知识

遇雷雨天气应该远离大树

据了解,我市雷电灾害大多发生在空旷之处。雷雨天气下,身处空旷之处时该怎么办?刘建介绍说,如果在空旷之处实在没有地方躲,也不要在大树下避雨,应尽量降低重心,可蜷曲身体但不要用手触地,减少人体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原地蹲下并双手抱头,双腿并拢,如披上雨衣防雷效果会更好。雷雨天气中,人们首先要做的就是远离大树。

此外,如果在户外看到高压线遭雷击断裂,市民应提高警惕,因为高压线断点附近存在跨步电压。附近的人此时千万不要跑动,而应双脚并拢跳离现场。

遭雷击后心肺复苏最重要

人体在遭受雷击后,往往会进入“假死”状态。此时应采取紧急措施,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抢救,如心脏按压和人工口对口呼吸,这样才有可能使患者起死回生。具体而言,首先是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雷击后进行人工呼吸的时间越早,对伤者的身体恢复越好,因为人脑缺氧时间超过十几分钟就会有致命危险。其次,应对伤者进行心脏按摩,并迅速通知医院进行抢救处理。如果伤者遭受雷击后引起衣服着火,应马上让伤者躺下,以使火焰不致烧伤面部,并往伤者身上泼水,或者用厚外衣、毯子等把伤者裹住,扑灭火焰。(钟礼平 记者刘善盛 文/图)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州晚报

责任编辑:

[版权与免责声明]

热门新闻

  • 还没有任何内容!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金共赢(赣州)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金资讯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