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州晚报
发布时间:2012年06月26日
气温渐升,酷热难耐,游泳可谓是消暑的最佳方式之一,下河游泳水情复杂,相对危险,那么,天热了,市民该到哪儿游泳呢?何处是既安全又卫生的游泳场所呢?近日,记者为此进行了调查。
天热了,何处游泳?
○记者喻晓佩 实习生邓伟韬 黄丽名
6月25日,洪水漫上了建春门外的江岸道路,几名在贡江横渡的游泳爱好者向上游走去,准备顺水“畅”游。有关部门提醒,即使熟悉水性,此时下江游泳也极不安全,加之暴雨过后江水污浊混沌,容易滋生细菌,对健康无益。 记者刘青 实习生刘海锋 摄
1 泳场并未悉数办证
记者走访后发现,目前,我市中心城区可供市民游泳健身、嬉戏的公共游泳场所还是挺多的,粗略统计约有30多个,按照政策法规,这些公共游泳场所都应该到市、区的卫生监督部门进行登记,办理卫生许可证,定期接受监管检测。然而,记者6月25日采访得知,中心城区仅有8个游泳场馆办理了正规手续。
它们分别是:位于红旗大道29号的赣州赣电大厦有限责任公司的游泳池、位于红旗大道58号的赣州市游泳训练基地、位于红旗大道61号的赣南师范学院科技学院游泳池、位于红旗大道86号的江西理工大学游泳池、位于长征大道的赣州市体育中心游泳场、位于客家大道53号的江西理工大学应用科学学院游泳池、位于赣州锦江国际酒店内的游泳池和位于五龙岗103号的八○一游泳俱乐部。
负责公共场所游泳场馆监管的市卫生监督所监督二科科长杨桦告诉记者,这些游泳场馆夏季开放前,卫生监督部门会对其进行水质检测,不合格者不予开放。此外,该科还会定期进行检测,督促其搞好卫生工作。
2 小区泳池乱象多多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近年来开发商为了迎合市民需求,新建了不少带有游泳场所的商品房住宅小区。如时间公园、蓝波湾、中都章江豪园、隐龙山庄等小区都设有游泳池。不过,它们基本上是为了满足本小区的居民,不对外开放,但也有市民通过亲友的关系会进入小区游泳池。因而,这些游泳池多长时间换一次水、消毒状况如何等,也是许多市民普遍关心的问题。
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目前还没有一个住宅小区内的游泳池申请办理了卫生许可证。根据《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游泳场(馆)应取得卫生许可证,但是小区游泳池是否属于游泳场(馆)的范畴,条例并没有明确规定,所以在监管上有一定的难度,因而泳池内的水质处于无人监管的状态。
据国家有关规定,专业的救生人员除必须持有救生员资格证外,还应办理健康证。但记者经过连日来的走访发现,小区泳池内多数救生员为小区保安,他们大多都没有经过正规的培训,对所谓的救生技巧、消毒技术等模糊不清,普遍未持救生员资格证上岗。
3 高校泳池面向社会
此外,记者还了解到,除了公共游泳场馆外,江西理工大学、江西理工大学应用科学学院、赣南师范学院科技学院等高校园区均设有对外开放的游泳池。这些游泳池设施较为齐备,如每位游泳者下水之前,都被要求走过“浸脚消毒池”洗脚消毒,整个游泳池由浅至深呈阶梯状划分浅水、深水区,在岸边还能看到带绳的救生圈,但是价格相对本校教职工、学生略高,通常是成人单次10元,办理月票有适当的优惠。由于价格合理,一到夏季泳客众多,常常人满为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