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由本报评出的市民最信赖的理财“十佳”网点联合作出诚信销售承诺,并倡议更多银行网点加入到诚信联盟中,规范销售银行保险产品,杜绝忽悠行为。
去年本报评出的十佳“市民最信赖的理财网点”分别是招商银行雄楚支行、建行省分行营业部营业室、民生银行 东湖支行、交行省分行营业部、中信银行 水果湖支行、兴业银行建设支行、工商银行钟家村支行、建行百步亭支行、光大黄鹤楼支行和工商银行菱角湖支行。
近期,本报连续刊发《一位银保销售人员自述》及多篇追踪报道,引发社会热议,不少市民致电本报讲述“错买”经历。本报的专项调查也显示,近半受访者认为自己在购买银保产品时遭遇忽悠。
为规范银保销售行为,我市部分银行已开始实施有关措施,上周湖北银监局也向武汉地区各类金融机构紧急发文,要求对代理保险销售行为开展一次全面自查。
如“十佳”单位有违承诺,市民可向本报监督电话投诉(13986081778)。
“十佳”单位承诺倡议内容(摘登)
1.银保产品的宣传材料由保险公司或其授权的分公司统一印发和管理,宣传材料上不出现银行名称的中英文字样或银行的形象标识,不出现“存款”、“储蓄”等字样。
2. 建立代理保险销售人员持证上岗制度。银行代理保险销售人员与普通储蓄柜台人员严格分离,并在开展营销为主的理财服务区或其他类似职能的独立区域宣传保险知识,介绍保险产品。
3. 禁止保险公司营销人员进入银行的营业场所设立柜台或直接向银行客户推销保险产品。在保险公司营销人员向银行客户推销保险产品时,银行工作人员在场陪同。
4.保险公司营销人员进入银行营业场所宣传保险产品时佩戴明显区别银行工作人员的标志。
5.银行代理保险销售人员主动提醒客户注意银行保险产品的经营总体是保险公司,并向客户出示保险条款、产品说明书等资料,提醒客户阅读投保提示书。
6.不将保险产品类比为储蓄或银行理财产品;故意隐瞒,或不向客户解释清楚保险产品的性质。
7. 不片面夸大保险合同利益,不承诺固定收益;不使用含有欺诈误导内容的宣传材料。
8. 不隐瞒责任免除、退保损失、犹豫期撤单等重要信息;故意将保险产品混同于银行存款或基金等其他金融产品;强制或诱导客户投保。
9. 在代理销售保险产品时,要了解客户风险偏好、风险认知能力和承受能力,对客户的风险适合度进行了当面评估,并根据产品风险等级提高销售门槛,将适合的产品销售给合适的客户。
10. 银行作出以上承诺并自愿接受媒体和消费者的监督,如有违规行为,将接受媒体公开曝光。
11. 作为长江日报授予的“市民最信赖的银行”网点,如有违规行为,查实后将摘牌并在报纸上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