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2年05月14日
刘洪生与他的“水上超市”
一艘满载货物的船向“水上漂”居民家中驶来。
渔民如果需要刘洪生捎带什么,便打电话给他。
刘洪生帮助渔民卸下他们电话定购的化肥等生产资料。
渔民在刘洪生的“水上超市”选购商品。
在陡水湖崇义库区,有着这样一个群体:他们没有山,只有少数的水田,为了生活,只得漂泊在湖面上,终年以打鱼为生,成为生活艰难的“水上漂”一族。
刘洪生,崇义县横水镇新坑村人。看到“水上漂”居民因远离圩镇,平时想买点东西都十分困难,2009年,刘洪生办起了“水上超市”(将货物装在渔船上),成为了“送货郎”。
每逢农历的一、四、七,刘洪生便开着“水上超市”沿水面送货到石门子,农历三、六、九则到水口,每次都要往返80余公里的水面,清晨5点多钟就出发,晚上8点左右才能回到家。
5月8日晚上,我们与刘洪生约好,第二天跟他一起去“送”货。
5月9日9点10分,我们在蕉坑口张继帮的水棚上与刘洪生会合。只见船舱内,大米、油、盐、牙膏等生活用品一应俱全,另外堆积着饲料、化肥、渔网等生产用品。刘洪生介绍说,那些生产用品都是前两天老表打电话叫他捎带的。一路上,刘洪生的电话响个不停,有老表说自己赶时间,做事去了,请他把货物放在水棚里;有的老表则是问他还要多久才能到……
“刘洪生的这家‘超市’,不但方便了我们购物,还帮我们销售水产品。”提着一包小尾鱼来船上卖的林立湘说。通过两年多的不断联系沟通,如今刘洪生已与广东等地的老板建立了稳定的鱼类销售渠道,较好地解决了当地渔民的水产品销售问题。
说起感受,刘洪生动情地说:“自己所做的只是为渔民提供了一些力所能及的方便。要想从根本上改变‘水上漂’的状况,那还得让他们上得了岸、安得了家、有事可做。”(李启峰 李海明 文/图)